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址-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一线高清视频在线观看www国产-一天能看三次的含羞草传媒

8590am海洋之神  
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項目 >> 正文
王斌課題組JACS:仿生催化新進展
發布日期:2023-03-02    點擊:

近日,8590am海洋之神王斌教授課題組與寧波大學王永教授、韓國梨花女子大學Wonwoo Nam教授合作在國際化學領域權威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2c13832.)發表了題為“Hydrogen Bonding-Assisted and Nonheme Manganese-Catalyzed Remote Hydroxylation of C?H Bonds in Nitrogen-Containing Molecules”的研究論文。

近年來,仿生催化非活化C(sp3)?H選擇氧化已成為改變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物理和生物學性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依據化學鍵的強度、催化劑或底物的電子效應、立體效應及立體電子效應、導向基團、以及催化劑的絕對手性等固有因素,化學家報道了非血紅素金屬配合物催化甲基、亞甲基及次甲基C(sp3)?H的位點及立體選擇性氧化反應。除此之外,極性反轉和分子識別也被用來調控C(sp3)?H氧化的固有活性和選擇性。經過近15年的發展,仿生催化C(sp3)?H氧化取得了系列進展,但現有方法距離在合成上的廣泛應用還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難題,例如,如何提高催化氧化的官能團兼容性,尤其是對于藥物及農藥研究至關重要的堿性氮官能團。

非血紅素高價金屬-氧中間體介導的含氮分子中脂肪族C?H氧化的挑戰性包括:(1)氮原子與金屬中心的配位會導致催化劑失活(圖1A),即堿性氮原子與金屬中心的不可逆螯合會造成八面體金屬中心的配位飽和,導致無法生成作為催化反應活性中間體的高價金屬-氧物種;(2)化學選擇性難以控制,即具有強親電反應活性的高價金屬-氧物種優先氧化堿性氮原子生成N-氧化物,而非脂肪族C?H活化;(3)區域選擇性難以控制,與遠端C?H相比,超共軛活化使得鄰近N原子的α-C?H官能化更容易發生。

以O2為氧源,自然界中的金屬氧化酶在絕對溫和、綠色的條件下催化脂肪族C?H化學、區域和立體選擇性氧化。在這一催化轉化過程中,高價金屬-氧中間體的生成以及對于活性位點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精準調控是實現酶催化高效性和高選擇性的關鍵。活性位點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由主配位環境(以共價鍵的方式與金屬中心結合的配體)和次級配位環境(活性位點內的非共價鍵相互作用)共同控制(圖1C),前者決定幾何構型、Lewis酸性、電子結構等基本性質,后者決定可及性和位點選擇性。氫鍵是金屬加氧酶用來調節催化金屬中心周圍環境最常見的非共價相互作用類型,研究證明次級配位環境的氫鍵不僅可以調節活性中心的靜電性質,還能影響質子和電子的轉移,控制金屬介導的O2活化,引導底物的定位(圖1C)。

受金屬加氧酶次級配位環境中的氫鍵啟發,王斌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種次級配位環境的溶劑氫鍵策略,以六氟異丙醇(HFIP)作強氫鍵供體溶劑、廉價易得的非血紅素錳配合物作催化劑,H2O2作氧源,在不需要強Lewis酸或Br?nsted酸對堿性氮原子進行預先保護(圖1C)的情況下實現了含氮分子中遠端非活化C(sp3)?H選擇氧化(圖1D)。反應機理研究表明含氮分子與HFIP之間存在強氫鍵,避免了催化劑因氮配位而失活,并使堿性氮原子和鄰近氮原子的α-C–H去活化。此外,HFIP所產生的氫鍵不僅可以促進MnIII-OOH的O?O異裂生成MnV(O)(OC(O)CH2Br)作為活性中間體,還可以顯著提高MnV(O)(OC(O)CH2Br)的穩定性、使得MnV(O)(OC(O)CH2Br)在C–H羥化中的活性在氫原子摘取步驟中降低,而在氧反饋步驟中提高。

圖1. 研究背景及工作設想(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該工作的實驗部分由我校8590am海洋之神青年教師陳潔和研究生宋文訓同學協作完成,寧波大學王永教授、韓國梨花女子大學Wonwoo Nam教授和我校王斌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8590am海洋之神為第一完成單位。研究工作得到了濟南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學科建設經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泰山學者計劃和山東省外專雙百計劃的資助。


王斌課題組簡介:

研究方向:仿生催化氧化及反應機理

1. 研究非血紅素模擬酶的催化氧化反應機制

2. 發展具有酶催化綠色、高效、高選擇性特征的仿生催化氧化反應新體系


作者簡介:


陳潔,博士、講師。2010年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導師為劉鳴華研究員。2017年加入濟南大學,研究方向為超分子化學和仿生催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以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CCS Chem.、ACS Catal.、Chem. Commun.等期刊發表文章10余篇。

王斌,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導師孫偉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仿生不對稱催化氧化。2012至2016年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導師Wonwoo Nam教授和Shunichi Fukuzumi教授,研究方向為高價金屬-氧中間體的合成、譜學表征及反應動力學。2017年加入濟南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省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等資助下從事仿生催化氧化及反應機理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CCS Chem.、ACS Catal.等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獲得英國皇家化學會新銳科學家(ChemCommun, Emerging Investigators 2021)、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2012)等榮譽。


祝賀王斌教授課題組!

  Copyright?8590am海洋之神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南辛莊西路336號 8590am海洋之神(逸夫科學樓)
電話:0531-82765475 郵箱:rao_wangg@ujn.edu.cn
魯ICP備09051414號
應用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濟南大學)
XML 地圖 | Sitemap 地圖